新闻动态

【87】倪海厦《伤寒论》视频文字整理——脉结代、心动悸,炙甘草汤方(心律不齐的治疗;治里虚的两个处方);脏结汤方的讲解

发布日期:2025-07-21 04:22    点击次数:84
【3.192】伤寒,脉“结”“代”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。这个条辨,我个人想应该把它放到阳明篇去,因为我讲过了,以前是竹简,用绳子绑到,再加上小徒弟常常失手,门槛过去摔倒,所以条辨弄错,这倒无所谓,反正我们知道就好。“伤寒”,脉结、脉代,结和代这两个属于阴脉、阴的脉。“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”。我们常常说“伤寒,脉结代,心动悸”,用炙甘草汤。这个并不是说你看到漂亮的女人心动悸,那是正常的。“老师,这个人要吃炙甘草汤。”结果他是因为看到很漂亮的女人,炙甘草汤不是这样子用,一定要有“脉结代,心动悸”才行。结脉和代脉不太一样,这两个都是属于阴脉,是血伤到了。炙甘草汤由九味药组成,讲炙甘草的时候一定是重用炙甘草,以炙甘草为主。张仲景在使用甘草、生姜、人参、红枣都是滋阴的药,补津液的药。

图片

心脏有结代,会有跳几下停一下、跳几下停一下的这种现象。我们去分析身体里面的情形是这样的(看上图):小肠很长,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动脉在腹腔里面,如果小肠套叠在一起,或是折叠在一起套叠住,则大便通到套叠的地方就通不过去了,前面过不去,后面还不断地累积,前面一直进去,后面套叠的位置慢慢、慢慢大起来,等到压力足够大,一下瞬间通过去的时候,“砰!”,动脉会随着动一下,心脏就跳一下。所以动悸跟小肠很有关系,所以我们治心脏的时候会去治小肠。根据《内经》的定义,我们少掉一个脉的时候,54下是被允许的。就是说脉跳每54下,或54下以上少掉一个脉,这是常脉,正常。54下以下少掉一个脉就是有病。过去,按照《黄帝内经》如果是跳2下一停,就代表心脏还可以用两年,3下一停代表心脏可以用3年,这个要以促脉为主。如果病人出现的是结脉或是代脉,就是这样。如果跳2下停一下,跳3下停一下,是促脉的时候,停脉没有关系。有的人一辈子就是心率不整,从小开始脉就不整,到了80岁还是脉不整,不会影响到生命的,他不是结脉不是代脉,他是促脉,促脉是阳脉。就是我以前讲的,就好像是皮球,一打下去,皮球高度就咚咚咚越跳越低,最后咦?停一个,接着再像刚才那样跳:咚咚咚越跳越低,跳、跳、跳,咦?又停一个,接着又这样跳,很有力——弹起来有力,跳下去也有力,然后停一下,这就是促脉,这是阳脉,这个不会致病的。这个促脉也不需要开炙甘草汤。炙甘草汤一定是结脉或是代脉。什么叫做结脉?脉来的时候好像绳子有结打到,打到一个结后间隔一段再打到一个结,你摸上去,“奇怪,那个脉一个结一个结像绳结一样!”一条绳子打了很多结,然后手摸上去,那个脉象手拂过打结的绳子一样的感觉,那就是结脉。代脉就是跳起来以后停掉了,停掉以后再回来,回来的力量很慢,好像很挣扎之后脉才回来,这就是代脉。结脉跟代脉两个不太一样,但是,两个都是属于阴。整本《伤寒论》都在讲阴阳。遇到这种阴受伤的时候,代表心脏有问题,心脏已出问题,我们知道原因是来自肠子。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生姜三两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桂枝三两人参二两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生地黄一斤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阿胶 二两洗麦门冬 半升             麻子仁半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大枣三十枚劈右九味,以清酒七升,水八升,先煮八味,取三升,去滓,纳胶烊消尽,温服一升,日三服,一名复脉汤。(注  烊:把胶状的药物或者胶质的药物在热药液中溶解的过程称之为烊。)为什么要用麻子仁?因为这个人又不是很严重的便秘,而是因为心脏有问题,小肠有一点点堵塞,不是说像阳明证的燥热那样还会引发高烧,他不是,而是阴证。麻子仁,任何的仁剂包括当归、、柏子仁、枣仁、杏仁,只要有仁都能够通利大便。麻子仁是针对小肠来的,所以用麻子仁的时候,小肠里面堵到了。因为小肠比较小,里面堵到的时候,病人排大便就像羊大便一样,一颗颗小小的、黑黑的排出来,就知道这是麻子仁丸证。麻子仁是增润小肠津液、润小肠用的,所以大便会恢复到正常。阿胶,山东是中国最有名的产阿胶的地方,大家读过《神农本草经》,知道阿胶是驴的皮。阿胶是冲服。用酒七升、水八升——你不要真用七碗、八碗,没有那么多。用三碗清酒、用淡的米酒、水四碗煮成。比如煮前面八味(阿胶不煮的),九碗煮成三碗,把渣丢掉,然后再放阿胶。阿胶比如用两钱,分成三包,然后冲到汤剂里面去,温服。这叫做复脉汤,这个汤剂里面还有桂枝、人参、地黄。这个炙甘草汤非常好用,用得非常的多。《伤寒论》里面有两个治里虚的处方:一个是小建中汤。小建中汤汤剂的来源是桂枝汤,重用白芍一倍,然后再煮汤,汤成了以后,放麦芽糖下去(饴糖就是麦芽糖),这是小建中汤。张仲景的小建中汤是补阳用的,所以就算你没生病,也可以吃小建中汤。第二个是炙甘草汤。炙甘草汤是补阴用的。张仲景很少用补药,经方因为是治病的,不是要去滋补,所以它着重在打仗,不着重在休养生息,休养生息就多吃饭,五谷杂粮就好,所以炙甘草汤是他唯一开的补阴补血的药,阴就是血,就是营;小建中汤是补阳,就是补气。他只有这两个滋补的方剂。小建中汤前面已经介绍过了,接下来介绍炙甘草汤。炙甘草、生姜、人参、红枣这些药之外,还有麦门冬、人参。麦门冬本身是润肺的,炙甘草是补心的。中医的观念认为,如果你健忘,不知怎么搞的忘东忘西的,原因是心肺上焦虚,肠胃实。照理说肠胃吸收了五谷杂粮以后,应该去把心肺的气补起来,血也补起来。待会介绍阳明篇之前,对阳明证会用一些《内经素问》的一些理论来解释。这地方会用到人参、麦门冬、炙甘草,这是补心肺,心肺强起来就不会怔忡健忘,所以你常常忘东忘西的就可以吃炙甘草汤。如果心肺虚,没有把虚补足的时候,吃下去的东西就在肠胃里消化并停在下焦,造成下焦实上焦虚,这就是健忘的原因。中医的医书里讲得很清楚,这个都出自《灵枢》。《黄帝内经》分《灵枢》和《素问》,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分开专门讲《灵枢》,我的想法是,在介绍的时候我就把《灵枢》讲进去了。上面的内容是《灵枢·第二十九篇师传》讲的这个。炙甘草汤,麦门冬跟人参补了津液,炙甘草下去后心脏的虚会补足。桂枝能够活血,活心脏的血常常用到桂枝,几乎从《伤寒论》一直到《金匮》,桂枝不断地出现,张仲景用的桂枝很多。为什么?因为桂枝是辛甘发散。在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定义,任何的药物只要它的药性是辛甘发散的都是属于阳药。所以大家可以看到:经方都在用阳药,他认为阴阳不和,调阳之后阴会自回,这叫做自愈,自己会痊愈。痊愈定义就是:比如这边有伤口,要伤口自己恢复才叫做自己痊愈,如果不能自己恢复,用药物去帮助它,让它自己恢复,这才叫做真正的痊愈。经方家在处方用阳药,阳就是身体的功能动能,用阳药一下去,病人身体器官、五脏器官的功能会因为这个药物而恢复,恢复以后他慢慢吃些食物,慢慢地阴就自然回头,这才是真正的痊愈,所以他用了很多的阳的药。我们有两种阳的药,一种是辛甘发散的药,还有一种甘淡渗利的药。甘味的药,淡味的药能够渗利,甘淡渗利也为阳。所以利水消导、利小便会使用到甘淡渗利的药,因为它也是阳药。酸苦涌泻的药就属于阴药,借此专门介绍一下。包括补阳的时候小建中汤里有桂枝。用生地黄的目的是什么?目的是要滋补津液。《灵枢·第三十一决气篇》谈到津和液(《灵枢》有八十一篇,《黄帝内经》的《素问》也有八十一篇)。什么是“津”?就是肌肉腠理里面的水分、汗水滚滚出来,这叫做津。我们运动流汗出来,实际上是身体在调它的津。津不足的时候用人参。张仲景说人参很好,人参补津液。如果是液不足,液的定义是什么?在《灵枢·决气篇》对“液”下了定义:“谷入气满”,谷入肠胃里边气就会很满。五谷杂粮吃到肠胃里面去,就会产生营养,营养再注入骨髓、骨节。到了骨节里,骨节可以伸屈、伸展;注入骨髓能够补益,“液”能补益脑髓,这就是液的部分。所以我们皮肤的润泽,头脑的智慧,骨节的伸屈,骨节有没有力量,这是液的作用。津和液一个是阳一个是阴,所以用生地的时候就是补液。如果我们硬是要把津液解释出来,津液的定义就是这样的。张仲景当时就是看了《灵枢》,才把津液(后面会提到)定义下来。当我们发现病人津也不够,液也不够,就是用生地。张仲景用生地的时候,就是生地,就是拿起来黏答答的,丢到墙上会粘到的生地。很多外面的中医,过去明清的时候,很多医生用生地、熟地炭,你弄成炭,津液都没有了,轻飘飘的一丢都散掉了还叫生地?那不叫生地,根本没有用的。我们用生地就是用它的滋润,它黏黏的,有它的润泽在里面,可以滋润皮肤,补丧失掉的“液”。所以处方里补阳补阴的都有了。既然要补阴,生地用三、五钱是补不到的,原来经方是一两。我开炙甘草汤的时候,生地是一两,大剂的下去才补得到。你把病人当成你的岳母开好一点;这病人很丑,还是一样对待,也是人嘛,还是要开大剂,让她开心地笑。生地补它的阴液,待会合在一起的时候,你就知道炙甘草汤为什么要这样子。阿胶是生用,阿胶不能煮。诸位读过《神农本草经》就会知道,阿胶一煮就没有力量了,要生用。会用到阿胶,是补心血用的,心血不够会用阿胶来滋补,所以炙甘草汤里有阿胶。后面的黄连阿胶汤,治疗虚烦失眠的时候,也会使用到阿胶,就是因为它能够补血。阿胶除了补血外,还有止血的功能。一般人对阿胶的看法是阿胶有止血功能,所以女人月经来的时候不能吃阿胶,一吃阿胶月经就停掉了。如果是实证的人,那个女的身体很壮,可以打架摔跤的人,你还给她吃阿胶干嘛?阿胶是虚人用的。如果你给很实、很强壮的人用阿胶滋补,当然月经会停啦。但是你给虚人用(我给虚人用得很多),包括她在月经来时吃阿胶,月经还是很正常地来,并没有因为吃了阿胶停掉,所以临床上就可以证明我们是对的。当你需要的时候就使用,当然你不要没事就开阿胶给人家,没事止人家的血干嘛?如果止到你岳母的你真的是惨了!月经该来的时候,你开阿胶去给她止掉了,结果她的奶水没有下来,她的胸部会胀,胀得很难过。阿胶是补心血用的。炙甘草汤是补阴用的,可以把心脏的血补足,然后桂枝把血液打到四肢上面去,同时把胸阳、胸部的津液恢复,把心脏和脉恢复,把胸腔的肺的津液通通补回来。然后麻子仁能够稍微通利一下肠子,不要用……没有便秘的人吃了炙甘草汤,大便会比较多,因为有麻子仁。如果你大便很不规则,常常有时便秘有时下利,又是炙甘草汤证,麻子仁下去,一剂大便就恢复正常了,所以麻子仁是取它的仁剂。一般在攻坚的时候,如果病人里面的燥矢、大便不是很硬,偏偏又有点便秘,你不需要用到硝黄。他便秘不太强,用硝黄就太过了,你就给他点麻子仁就可以了,麻子仁就可以把大便清出来。所以我们治心脏要去治小肠。炙甘草汤看起来是一个滋阴的药,因为心脏是阴。遇到脉结代的时候,用炙甘草汤,这是它方剂的来源。这九味药用酒三碗、水四碗来煮。用酒来煮,有它的效果在,因为是滋阴的,用酒煮,升发、发散的效果会比较强。先煮八味,就是阿胶不要入锅去煮。如果用三碗酒四碗水,一共是七碗,然后煮成三碗,把渣丢掉,然后放阿胶烊尽,再温服一升,一天吃三次。炙甘草汤又有个名称叫复脉汤。你不要很死板地一定要脉跳到少一个再用,当脉不整或脉失掉的时候都可以用复脉汤。就好像我们用麻黄汤:当看到病人太阳伤寒,关节痛,全身关节痛如鞭打,然后恶寒,有高烧,是麻黄汤证,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也是恶寒,但他神不在,因为麻黄汤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返魂汤,病人有点错乱,麻黄是发阳的,让神回来,救阳、救命用的,也可以用麻黄汤。炙甘草汤是张仲景出的一个补阴的方子。经方家在用经方的时候,你可以看得很清楚,包括在补阴的时候,用的还是阳药,绝对不会开一个全部是阴的药在里面,不可能的,都还是用阳药才补得到。任何心脏问题,只要病人脉不整时,就用复脉汤,即炙甘草汤。吃到什么阶段知道可以停药呢?有几个主要的症状可以确认:第一个安眠。心脏有问题的时候,第一个症状就是失眠,睡不好。如果今天你中乐透8亿,结果睡不着,不用吃炙甘草汤,这种很正常。还有,你跟老婆大吵了一架,还打了一架,也睡不着,这也是正常,当医生要有点常识。没有任何事情发生,天下太平,什么都很好,就是睡不着——心脏有问题。吃了炙甘草汤以后睡着了,代表对证。你吃了一天两天,到第三天还没睡觉的时候,方剂就要换掉。经方是一剂就会知道的。多给经方一次机会还是不中,代表你的处方开错了。我们有好多药是治失眠的,不一定非要炙甘草汤,不用那么龟毛。第二个大便正常。心脏与小肠是表里,当心脏功能不好的时候,大便一定不规则,常常便秘,有时又下利。当心脏功能恢复的时候,我们不需要去做EK机或或stress test(压力测试)也可以知道,大便可以正常了,就代表心脏好了。第三个手脚温热。心脏有问题的时候四肢冷、手足冷,手脚就会冰冷。第四个无胸痛。心脏有问题的时候,有很多人会兼有胸痛,有气闷胸痛的现象,这都心脏出现问题了。如果你今天失眠,大小便又不规则,手脚又是冰冷的,胸又痛,你跑到医院去做stress test 或 EK机做检查的时候,搞不好在那机器下面还是显示正常,因为那个机器一定要等到你发心脏病时才知道你生病了,你心脏有问题了,你有心脏病。所以很多人死在这EK机上面。为什么?早上的时候他就心脏很痛、胸口很痛跑去检查,EK机医生说他很好,把他赶出来。赶出来后,可是他的痛就慢慢持续了,到了晚上痛得不行了,痛越来越强,然后他再跑回同一个诊疗室、同一个医生用同一个机器,医生说“啊!你真的有心脏病了!”那个病人最后的遗言是什么?就是骂医生“我早上就告诉你我有心脏病,结果你不相信我,现在我真的是痛得不得了,你才查出来我有心脏病了。一定要等到我发病了才查到。”“卟!”断气了,死掉了,所以如果你愿意死在EK机上面也可以去。还有当你发现自己不对“我怎么失眠了?怎么大小便不规则了?手脚冷、胸痛!”已经开始……中医是一有症状就开始动手。病和症状比较起来的话,病是在症状之前,中医的观念:本来没有症状,突然有个病的,没有这种事。本来没有病,突然有病了,那是因为车祸意外,车祸意外不是病啊。英文的injure(受伤)和disease(疾病)的定义完全是不一样,所以你是受伤,是伤科的,那不是病。所以千万不要死板板地一定要到机器下面去看,那你就完蛋了。所以有很多病人是被埋掉了以后医生才说:“我错了!”但人已经埋掉了,太慢了。所以不能相信仪器,要相信自己的身体。每次听到肝胆科的医生发表说“肝病都是隐形杀手”,我就想“完蛋了,完蛋了,很多要出事了。”肝病不是隐形杀手啊,我看到的是显形杀手。你说是隐形,我看得到你看不到,不能说就是隐形杀手,那会误导人家,不可以的。所以当你吃心脏病的药吃到上述四个现象出现的时候,就是你可以停药的时候。心脏药停药了以后,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,不要没事去吵架,开心就好了,吵架不能解决事情,很多事情都可以谈的。我跟我的病人说:万事都可以协调,我的指示是不能协调的——我告诉你胰脏癌不要喝咖啡,你再喝咖啡我要把你赶出去,这个谈都不要跟我谈!“我喝一杯可不可以?”啪一耳光上去,还可不可以?!我在救你命!那是不能协调的!什么事情都可以协调,就是我的指示不能违反,因为那是病因嘛,不能给他协调。我的病人也很皮,我说不能吃甜的,他说“那一点点可以不?”他是故意的,一巴掌过去,那个人很好玩。书上最后部份我花了一些心思总结一下,书上有的就不谈了。脏结汤方柴胡五钱              白朮五钱              茯苓五钱炮附三钱              生附一枚主方在此,其余需临证视情况而定。书后面出了脏结方,注意:脏结就是阴结,寒湿堵在里面。处方的时候,柴胡、白术、茯苓都是等量,生附子跟炮附子用在一起,这样用的人大概也不多——用炮附子的人就不多了,用生附子的人就更少了,两个用在一个方剂里更少了。原因为什么?生附子去里寒,炮附子壮里阳,这两个不太一样。桂附八味丸里面的“附”就是炮附子。生附子去里寒,使用的时机是发现病人的心阳不足,心脏半道快要停了,我们用生附去刺激它,让心脏跳起来;还有就是温经脉,血脉、经络都太寒湿时会用到生附,专门温血脉神经。炮附子用在肾阳不足的时候;还有表虚,表虚的时候病人大汗不止,要去固表,会用到炮附子。生附子也可以通利三焦,还有,可以壮命门火。实物上看,生附子是黑色的,颜色是黑色的,长得像心脏。我们的心脏是红色的,心中有阴,心本来是阳,心脏是火,火在易经上面看得比较清楚:“

图片

”是离中虚,中间是阴,阳在外边。肾是“

图片

”阳在中间,水在外面。中虚的时候里面有阴,所以当阴很盛的时候,心火就会慢慢变小,就好像水慢慢多了,心脏就慢慢要停下来了,生附子下去,就可以把心阳壮回来,心脏的力量就会跳起来,把外面的阳补回来。肾里边的阳跑掉了,肾里边的阳虚的时候,用炮附子进去壮它,这有点差异。当把炮附子和生附子两个并在一起的时候,就不一样了。脏结就是腑和脏,胆、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,还有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,消化系统和内脏系统的中间隔着一道痰湿,这痰湿是白白黏黏的,所以很多慢性病,都会“呃呜~”一口白痰出来。后面《金匮要略》会介绍到这个“白津出”。口上很多白痰出来,就是“白津出”,白津有时从嘴巴吐出来。有时我们开药一下去,病人会说“奇怪,为什么吃了你的药,大便很溏,一直在下利排水,小便又很多?”我们看这个人有没有脱水?很简单,问病人口渴不渴?“不渴!”代表这个药下去把寒湿排出去了,代表寒湿一去掉,脏和腑的功能会接触。本来脾胃就是表里,肝胆就是表里,肾膀胱是表里,肺大肠表里,心和小肠是表里。表里之间被寒湿梗到怎么办?就用夹杀的方式:炮附子跟生附子一个夹杀,把它夹在中间,再把寒湿利出来,这就是我们常常使用的一个手法。吃了这个药以后,病人小便、大便一直排,有时他嘴巴里面也有白津出来。什么时候排干净了?很简单,口渴了。我们临床带医生的很简单,怎么知道病人他好了呢?像肾脏病,那个肾脏外面好像寒湿包住一样,他都不会口渴了,吃了药会口渴了。那些心脏比较衰弱的人、肾脏比较衰弱、内脏比较衰弱、脾脏比较衰弱、肺脏比较衰弱的人,你运动了半天就是不流汗,也不口渴,也不流汗,这种人就有病。我们运动流汗是津液的“津”在换,腠理肌肉的水在换是津在换,就是调津的动作。这个人的调津动作都没有了,代表内脏伤了。吃了你的中药以后:“医生,我原来不流汗的,现在流汗了,原来我从来不口渴的,现在开始口渴了”。这都是好的现象。不单单是说胃气恢复,胃口开了就好了,不单单是这样。正常人都要流汗的。这是脏结。脏结在处置的时候,临床上很多癌症都可以使用。我治疗癌症的时候,观念也是一样,不要去想它是癌症。你拿到那个病历一看:哇~这个肺癌,那个大肠癌就把你吓死了。你不要去想它,就按辨证论治,把这个寒湿去掉,让他的脏腑功能疏通,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。附倪师注解《伤寒论》中该条辨下的内容: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,不管有没有表证。里虚有两种状况:一种是病人腹痛,就是“小建中汤”,所以看到病人是小建中汤证,就先予小建中汤给他吃;还有一种是“炙甘草汤”,不管病人什么病,只要摸到病人脉“结”“代”,心动悸,就给他炙甘草汤。何谓心动悸?就是心慌、想哭。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“心律不整”,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,或跳三下停一下。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,结的距离不一定,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;代脉就像滴水,久久才滴一滴。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,脉结代了就是里虚,里虚的时候,不管表证是什么。如果脉结代就是炙甘草汤,另外一个就是小建中汤。摸到病人脉的跳跳停停,不要用粉剂,炙甘草汤用汤剂,大约三剂就好了,为什么会脉结代?肠胃本虚之人容易看到,肠胃虚的人,消化不好,所以常常在妇人身上看到有,思能伤脾、脾就肿起来了,吃下食物后,因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。人的肠胃吸收了食物之后,才变成血,血再供应给心脏,如果有时候给血,有时候又不给血,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,有时候又抓不到血就停一下,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。小肠套迭的病人,阻塞的地方有时候通有时候不通,也会发生结代脉的情形。张仲景发现这心律不整是肠胃引起的,当胃的津液不足的时候可以看到,因为知道是肠胃本虚,所以处方用到甘草、人参、大枣、生姜,这四味药是固定的。脾脏本身有动能,把脾的血挤出来到“脾之大络”,就是胰脏,胰脏的血管到胃的下方。胃得到由脾脏过来的血、热,胃开始蠕动,如果热度不够了,蠕动没了,胃本来存在的热气就往上走,这热气本来在胃的津液里面的。因为胃的燥气往上走,肺也会跟着燥,所以心情会不好,肺和大肠相表里,所以知道这人的大便一定不会好,并不是便秘,但大便不是很好。要下焦的大便好,上源一定要滋润,否则肺太热,热到后来会没有大便,所以加麦门冬。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,让肺里面的湿度够,然后加麻子仁,因为他不是便秘,肠子里有宿食,虽然肠子有在走,但是走太慢了,宿食有些坏了,如果用大黄、芒硝又太强,所以用麻子仁慢慢的把肠子清出来。中药的仁剂,杏仁、薏仁,都是油质比较多的,可以润滑。本来血就不够了,加生地,生地专门是补血的,阿胶是驴皮熬成的胶质,现在最好的是山东的阿胶,深咖啡色,阿胶专门补心血。阿胶止血的功能非常好,所以女人月经来的时候不能吃阿胶;北派平常不开补药给病人的,要病人肠胃功能恢复,自己吸收食物滋养身体最好,这时候如果光靠甘草、人参、大枣、生姜、再吃食物去补太慢了,所以把补血的药加在里面,要让它进入心脏进入动脉,所以重用桂枝,这九味药加起来就叫“炙甘草汤”,重用炙甘草让胸阳壮起来。炙甘草汤方(见上):炙甘草用一两,生姜三片,桂枝三钱,人参二钱,生地黄一两,阿胶二钱,麦门各五钱,麻子仁五钱,大枣十二到十五枚、麦门冬和麻子仁是表里药,一个润肺,一个清肠,常常并用所以等量。清酒,白的酒,米酒就可以了,用三碗酒四碗水煮成三碗,去滓,一碗撒一钱阿胶,吃之前热过后再撒阿胶,所以阿胶生用,药生用的时候,药力锐且迅,煮熟的药比较纯但缓走下,生用阿胶,可以马上到心脏去,心血马上补足。因为知道病人的身体虚掉了,所以生地用一两,北派说生地不用到“两”根本补不到的,因为知道病人需要,所以开到一两。如果纯用酒去熬,喝两付就好了,如果纯用水去熬,要三付,如果要一剂就好,把药剂加重,汤煮浓点,两碗当一碗喝。临床上,只要摸到结代脉,不管外证是什么,要先把“结代脉”治好,因为中医的观念,心主神,别的病是慢慢的死,但是心脏病一发就死了,所以要先治疗“结代脉”。停药的时机,必须等到睡眠正常、大便正常、手足温热、无胸满心痛的症状,才可以停药。在《内经灵枢·决气第三十篇》中提到:“何谓津?岐伯曰:腠理发泄,汗出溱溱,是谓津。何谓液?岐伯曰:谷入气满,淖泽注于骨,骨属屈伸,泄泽补益脑髓,皮肤润泽,是谓液。”若以津液二者来分阴阳,则津为阳、液为阴。津不足的时候我们用人参来补之;若液不足的时候,我们用生地来补之。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炙甘草汤中用到人参与生地的药理所在。《方与輗》本方条曰:此为仲景“伤寒”,脉“结代”,“心动悸”之圣方也;孙真人用以治虚劳,王刺始利用以利肺痿,凡仲景之诸方,其通变如此。故虽云通变如此,而此方之妙, 在脉“结、代”,故一名“复脉汤”。无论何病,凡脉“结代”者,概当先用此方。附倪师注解《伤寒论》中第193条辨下的内容:【3.193】脉,按之来缓,而时一止复来者,名曰“结”,阴也。又脉来数,而中止更来,及小数中止能自还者,名曰“促”,阳也。脉来缓,而中止不能自还,因而复动者,名曰“代”,“阴”也;得此脉者,必难治。促脉、结脉、代脉都很难治,都是人身体很虚的状况之下,平常促脉在身体的气血不是很流畅的时候会摸到,促脉属于阳脉,并不是很危险的,结、代属于阴脉,就很危险了。促脉就是脉跳得很快,突然停一下,有时候三下停一下,有时候五下停一下,有时候四五十下才停一下。内经中提到,如果跳五十四次以上才停一次,属正常。以上讲的是太阳证下篇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